2019-07-31 10:45:00來源:尚七網(wǎng)綜合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應該怎么寫?下面小編整理了三篇關于《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500字的優(yōu)秀范文,這些內容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一:
“數(shù)以萬計的教師都在努力的另辟蹊徑,我亦如此。”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開頭的一句話吸引了我。就在洛杉磯的中心,一間又小又破的被稱作56號的教室里,雷夫是把各種各樣的知識以快樂的身邊事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孩子們的周圍,讓孩子們在快樂中體驗和接收這些信息。在這種正向的指導下,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
雷夫,就是這樣一個即使無人督促、頻繁應試、環(huán)境頹喪的狀況下依舊對教育懷有熱誠,對學生懷有愛心,為信仰不懈努力的人。看著他書中所描述的點點滴滴,同樣身為教師的我感到有些慚愧。在此,借雷夫老師的觀點,說說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認為自己從事“真正的”教育時間短暫,我也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在“努力的另辟蹊徑”。每一個班,每一批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盡管經(jīng)驗豐富也需要不斷的改良,不斷的“另辟蹊徑”。然而,卻沒得到更多改善。
看點一:
雷夫老師就如同一般老師一樣時也會用一些“錯誤”的方式去教學孩子。例如:用高壓的方式,讓孩子懼怕而遵守規(guī)定。然而他的心里一直認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給學生上第一堂課時,他會與學生分享柯爾伯格的“道德六階段”
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
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
第三階段:我想要取悅某人
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guī)則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
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
第56號教室是學生的避風港,雷夫老師是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學生們可以盡情享受莎士比亞、經(jīng)濟學與搖滾樂班上獨有的經(jīng)濟制度等。他讓孩子們了解團隊合作、語言的力量,以及正確處理金錢的態(tài)度。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就像是一位心靈導師教。導學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養(yǎng)。
看點二:
正像雷夫說的,年輕的時候,他面對學生的錯誤,也曾發(fā)怒、沮喪,我現(xiàn)在也處于這種狀態(tài),但是“對小事發(fā)火,重要議題就得不到處理”這句話,給我已警醒,有時就是為學生的突發(fā)狀況而生氣,耽誤了正常的教學,現(xiàn)在想想確實很不值得,也許換一種角度和心情來對待,就不會這樣。教師這份工作,真的是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進而有所提高。
書中11頁,雷夫與學生麗莎的對話,就像一面鏡子,使我看到自己曾經(jīng)處理類似事件的影子。“對不當行為最嚴厲的懲罰,就是不準參加發(fā)生不當行為時所進行的活動”,而那時的我,因為學生不帶作業(yè),而采取一些和這件事情無關的懲罰方法,錯失了使事情向好處發(fā)展的機會。
從中讓我看到自己曾經(jīng)教育孩子的影子,而這位“大鼻子”雷老師,也實在是個好榜樣,我們都值得向他學習。
看點三:
“每天浪費2-3分鐘,一個學期就會浪費200-300分鐘,是五、六個小時!”
這是對于我最有警戒作用的一句話!我比較拖沓,進了教室總會為些瑣事浪費一、兩分鐘,自認為沒有什么??墒牵F(xiàn)在課后的時間全面歸還給學生了,這就要求課堂效率必須得到提高!決不能再每天浪費2分鐘啦!積少成多啊!多謝雷夫老師給我的“當頭棒喝”!
書,雖已讀完;收獲,很多很多。徜徉在雷夫老師的“第56號教室”,我也猶如雷夫老師的學生那樣,深深地迷戀在這理想的“教育國度”之中了。
真心希望“成功無捷徑!”成為每個老師的座右銘,成為每個老師心中的一個堅定的信念,期待老師們能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二: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絕對不要忘了:孩子們一向看著你,他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必須會識破的。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欲齊其家,先修其身。”作為教師,就應經(jīng)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學校大力倡導和發(fā)揚禮貌禮儀教育,以“星級”獎勵制度鼓勵學生進步,要求學生進出校門、校園內看見老師主動打招呼;進出教師辦公室,主動敲門,征得同意,方可進入;用心認真地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上學不得遲到,有事提前請假或事后補假……。對學生的一系列鼓勵措施,大部分學生用心參與。
學生是認真執(zhí)行了,但教師是否為學生做了榜樣呢?早上進校門,學生有禮貌地敬禮并問聲“老師好”!學生認真打掃保潔區(qū),……。我們的教師又是怎樣的一種表現(xiàn)呢!學生有會怎樣想呢?有一位學生對我說起過:有的老師我主動與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無任何臉部表情,以后我再也……。當然,這只是一種極個別的現(xiàn)象,但每每看到或聽到這種現(xiàn)象,心里總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以前在無意中沒能主動與學生打招呼,而被學生質問。有一學生很認真地問我:“老師啊,上次我叫你,你沒回我!為什么?”我一臉茫然,怎樣都想不起來,也許是我真的沒看見或聽見。但不管怎樣我已傷了學生的自尊,我主動對學生道歉,說聲:“對不起!”學生還是很開心地走了。對我來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學生來說是大事,他們感覺老師的眼中或心中有他們的位置,對你老師的教育我就愿意理解,融洽了師生關系,無意中也縮短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對老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應都是有所幫忙的。從此我無論走在哪兒,還是在校園內外,無論我是否教過他們,只要是學生我主動與他們打招呼,融洽師生關系。此刻有的學生站在教學樓走廊中,看到了也要與我招招手,我也主動回應。
可見,教師散播一種榜樣,收獲的是一種目標。有人說:“播撒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首先就應做到,讓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直接從老師身上學到好作風、好品德。這樣,才能到達育人的最終目的。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三):
《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一本平淡而又真摯的書,讓從事教育的我們重拾了教育的激情,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書的主人公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在洛杉磯一個充斥著貧窮與暴力的地區(qū)的小學——霍巴特大道小學里任教,教育著一群又窮又淘氣的孩子,很多孩子的家庭都有問題,他們的母語甚至都不是英語,但是,雷夫老師用他的教育激情、教育理念,影響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使他們步入成功,終生受益。在他的班級里沒有平庸之輩,他們沉靜自律、自尊自愛、知奉獻、溫文有禮,專心閱讀的程度,是其它班級望塵莫及。他們甚至還會演奏韋瓦第的作品、玩搖滾樂、表演莎士比亞的戲劇。許多該教室培育的學生,畢業(yè)后大都進入全美頂尖大學。這群又窮又淘氣,家境不好的學生,像不像我們農(nóng)村學校中的外地班學生?對待這些學生,我們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往往把學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因素、學生本身素質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擴大了,而忽略了教師的職責、熱忱,及與學生的相互信任,在這樣的觀念影響下,我們又怎樣能教好學生呢?《第56號教室的奇跡》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奇跡,讓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的可能性。從雷夫老師的教學中,我們看到了兩點切實有用的經(jīng)驗:
一、“以信任代替恐懼,要是你破壞了我對你的信任,也就應有贏回信任的機會,但這要花很長的時間。”我們平時都是強調同學之間要互相信任,協(xié)同合作等等,很少強調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互相信任,好像學生信任老師是必然的,是就應的。而老師對于學生卻一向不太信任。比如一個總是不愛交作業(yè)的同學,老師自然而然的就認為他沒寫,他說寫了也認為是在說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沒有建立起有效的信任機制。老師不相信表現(xiàn)不好的同學說的話,同學也明白說什么都沒用,所以就破罐破摔,混一天是一天。如果我們也象雷夫老師一樣,在班上建立嚴格的一整套信任機制,讓同學們都體會到說實話光榮,說慌可恥,并且也給平時表現(xiàn)不夠好的同學足夠的機會,找到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讓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師同學的信任。那么,他們的表現(xiàn)必須會慢慢有所提高。這種教育正是現(xiàn)階段我們所缺少的。
二、建立有效的道德成長路線
在幼兒園,老師就用小貼紙、大拇指或好孩子在激勵孩子,在小學變成了用紅領巾來激勵孩子,在大學變成了獎學金。激勵是促進人們進步的神奇魔法。但是我們有沒有懷疑過,這樣的激勵健康嗎?有用嗎?比如,此刻的小學大多數(shù)都要求學生在三年級之前全部入隊,但是,有些學生確實是不具備少先隊資格的,但是為了完成指標,我們讓他們帶上了紅領巾,這其實已經(jīng)破壞了紅領巾的先進好處和激勵意圖,自然,學生對于紅領巾也就不如一年級的學生重視了。
在雷夫老師看來,這種激勵在道德行為方面來說只是初級階段。如果道德行為有六個檔位的話,小紅花只是在第二檔上。在第56號教室里,孩子們的水準遠遠超過了小紅花階段,到達了第六檔。雷夫老師借用了教育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成長路線圖:
第一檔,我不想惹麻煩——靠懲罰在起作用;
第二檔,我想要獎賞——靠賄賂起作用;
第三檔,我想取悅于某個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檔,我要遵守規(guī)則——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檔,我能體貼人——靠仁愛之心起作用;
第六檔,我奉行既定的準則——靠境界起作用;
看來,激勵的最高境界不是外在的褒獎,而是內心的愉悅。
在雷夫老師的教學中,這樣的教育智慧比比皆是,我們能夠看到原先教學是這樣快樂的,我們的學生原先是有著無限可能的。讓我們的教室也像56號教室一樣充滿奇跡,讓我們的教育沒有空白。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篇三
看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后,我被雷夫老師的那種對教育的執(zhí)著和付出感動著。
這是一個讓美國家庭無比感動的教育奇跡!雷夫.艾斯奎斯老師所帶的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大多生活貧困,來自移民家庭,英語也不是他們的母語,但就是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學生,卻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yǎng)下,在全國標準化測試中的成績竟然高居全美前5%,他們長大后紛紛就讀于哈佛、斯坦福等頂尖大學,并取得不凡成就。這樣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給我講述了在這間教室里發(fā)生的事情。
雷夫老師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為了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主動學習能力、超自覺的守紀能力、超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超專注,他實踐道德六個階段,來挖掘學生們的潛力……
特別是雷夫老師在測試學生是否愛閱讀的試題,我感到很有趣,他沒有要求學生摘錄多少頁,也沒有必須寫夠多少篇讀后感等,而是從生活中的種種現(xiàn)象看本質,他的試題是這樣的:
1、你是否曾因為老師教得很無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書,而在上課時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書?
2、你是否曾因為邊吃飯邊看書而被罵?
3、你是否曾在睡覺時間偷偷躲在棉被下看書?
凡是答三個是的孩子,注定一輩子愛看書。我看了這些題目后暗自興慶,我回答的也是三個“是”。
在雷夫看來閱讀并不是一門科目,它是生活的及時,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彼的一項活動,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考慮他人的觀點、心胸開闊、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這使我明白了閱讀不只局限于文學方面,它適應于個門學科和社會生活。
在培養(yǎng)寫作能力上,雷夫老師要求學生要完成每周作文和每月讀書心得,最后裝訂成平裝書。雷夫老師用了一年的時間給學生輔導,可見雷夫老師的獨具匠心與嘔心瀝血。想想自己離雷夫老師的要求還差很遠。我想最起碼我得每周一稿要堅持下去,每月的讀書心得要補上。
雷夫是位睿智的老師,他用智慧創(chuàng)造了神話般的奇跡。我要向雷夫老師致敬。理解了老師們的好意,明白了學生時期我該怎么做了
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消防工程師 消防設施操作員 BIM 造價工程師 環(huán)評師 監(jiān)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建筑九大員 公路水運檢測 通信工程 智慧消防工程師 裝配工程師 一級注冊建筑師 二級注冊建筑師 注冊電氣工程師 智慧建造工程師 房地產(chǎn)估價師 EPC工程總承包 碳排放管理師 雅思 托福 GRE 托業(yè) SAT GMAT A-Level ACT AP課程 OSSD 多鄰國英語 考研英語 英語四六級 商務英語 青少兒英語 IB英語 劍橋英語 職場英語 提升英語 AEAS 英語口語 出國英語 初高中英語 學生英語 成人英語 公共英語 詞庫 經(jīng)濟師 初級會計師 中級會計師 注冊會計師 基金從業(yè) 證券從業(yè) 薪稅師 銀行從業(yè) CMA ACCA 會計實訓 稅務師 CFA 企業(yè)合規(guī)師 審計師 FRM 高級會計師 稅務師 期貨從業(yè) CQF 真賬實操技能 葡萄牙語 日語 德語 法語 韓語 西班牙 意大利 高考小語種 粵語 泰語 俄語 阿拉伯語 電商視覺設計 影視后期 剪輯包裝 游戲設計 游戲程序 UI設計 室內設計 UXD全鏈路 平面設計 CAD設計制圖 商業(yè)空間設計